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企业借钱,居民观望 居民超额储蓄释放仍需时日 正文
时间:2025-07-05 19:59:57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◎陈佳怡 记者 范子萌在业内热议信贷投放“开门红”之时,市场主体融资心态明显分化引发关注。一边,强劲的企业融资需求,推升了1月信贷投放;另一边,居民贷款意愿整体偏弱,而且储蓄行为持续巩固。人民银行最新
◎陈佳怡 记者 范子萌
在业内热议信贷投放“开门红”之时,企业借钱市场主体融资心态明显分化引发关注。居民居民
一边,观望强劲的超额储蓄企业融资需求,推升了1月信贷投放;另一边,释放时日居民贷款意愿整体偏弱,仍需而且储蓄行为持续巩固。企业借钱
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居民居民金融数据显示,1月,观望人民币贷款增加4.9万亿元。超额储蓄其中,释放时日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4.68万亿元。仍需在这创下单月历史纪录的企业借钱信贷增量中,住户贷款仅增加2572亿元,居民居民同比少增5858亿元,观望显示居民整体信贷需求仍待修复。
与此同时,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.87万亿元,同比多增3.05万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增量,当期增长6.2万亿元,说明居民“爱存钱”倾向依然明显。
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,超额储蓄多次引发市场热议。全年,人民币存款增加26.26万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.84万亿元,刷新历史纪录。业内认为,居民预期不佳、消费场景缺失、房地产销售回落和理财产品回表等多重原因,造成居民“爱存钱、不爱借钱”。
“居民存款的超额增长反映出居民在资产配置选择上的变化。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,在资产配置上的风险偏好明显降低;对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资产的持有意愿下降,也促使部分资金转化为存款。
步入2023年,随着预期回暖、消费复苏等多重积极因素显现,“居民观望”的现象会愈演愈烈吗?
居民超额储蓄的逐步释放仍需时日。“从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看,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仍然面临阻碍。”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,当前,预期下降导致消费信心趋弱的态势需要一定时间扭转。但考虑到经济复苏和消费修复的大趋势,预计2023年基本面的修复改善将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。
逐步释放的居民超额储蓄,有望流向消费、地产、资本市场等领域。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,超额储蓄释放将沿着消费和投资两条路径展开,收入结构分化将影响超额储蓄流向。
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,2023年居民储蓄将流向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。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各项政策围绕共同富裕、为民生领域降成本展开,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实体的情况下,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。
超额储蓄的释放,离不开政策和市场主体的精准发力。
进一步发掘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,或是关键发力点。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着力扩大国内需求,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。
对此,曾刚表示:一是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,改善收入预期,让居民“有钱花”且“愿意花”;二是做好社会托底,通过社会保障制度、养老制度的完善,降低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;三是在重点消费领域,有相关政策支持,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消费金融工具。
明明建议,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,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,鼓励企业推进消费提质升级,提供真正满足居民需求端的产品或服务。
金融则应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,精准发力助推消费回暖。明明表示,可以通过加大对重点领域消费的金融支持、降低消费贷等居民借贷成本、完善住房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消费扩大内需。
因零部件供应问题持续存在 丰田将12月产量目标缩减至75万辆2025-07-05 19:59
中银期货视频:股指调整商品涨跌参半 原油反弹谷物软商走弱2025-07-05 19:57
十年基金漂移史谁最“漂”悍?2014-2021年易方达从未间断2025-07-05 18:25
上半年北京地区外贸“成绩单”出炉,同比增长17.2%2025-07-05 18:17
微博晒S12收官总结:7.5亿互动量再创新高 选手相聚平台感谢粉丝2025-07-05 18:14
当首富过“苦日子”造车2025-07-05 18:10
北交所概念基金扩容至19只 机构关注市场流动性2025-07-05 18:03
北交所概念基金扩容至19只 机构关注市场流动性2025-07-05 17:52
Snapseed创意修图,普通照片秒变大片2025-07-05 17:38
拉加德力促欧洲央行本周就危机工具达成协议 多个问题仍悬而未决2025-07-05 17:33
北京动物园今起关闭室内场馆及大熊猫馆展区2025-07-05 19:45
高盛:维持万洲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7.7港元2025-07-05 19:42
在管规模超550亿,李晓星称当基金经理后第三次遇困难时刻2025-07-05 19:41
每股不到1毛钱!魅族期权合约沦为A4纸,老员工:不在乎,就当作废了2025-07-05 19:35
日媒:不敌“韩流”,“酷日本”推广日漫亏大了2025-07-05 19:24
埃及面临新的“奥密克戎”亚型毒株传播风险2025-07-05 19:23
10岁本来生活连续四年盈利 17年鏖战的生鲜电商“卷”出了什么?2025-07-05 19:20
只赚不赔?半价买房,3年后房价上涨可原价购买另一半产权!“深企版”共有产权住房来了2025-07-05 18:55
希玛眼科:2022年中期实现收入8.82亿港元,同比增长69%2025-07-05 17:28
投资者提问:请董秘给解释一下,第一创业,首创证券,中信建投,北京国资,首都...2025-07-05 17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