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中国造船如何“真正”成为世界第一 正文
时间:2025-07-05 19:13:50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不但要“去过剩产能”,更要“去低端产能”造船界曾流行这么一句话:想要更多订单,就来中国船厂,要想入行赚钱,请到“隔壁”韩国去。衡量一个国家的造船规模和实力,常用到“三大造船指标”: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
不但要“去过剩产能”,真正更要“去低端产能”
造船界曾流行这么一句话:想要更多订单,中国造船就来中国船厂,何成要想入行赚钱,为世请到“隔壁”韩国去。界第
衡量一个国家的真正造船规模和实力,常用到“三大造船指标”:造船完工量、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、何成手持订单量。为世2010年,界第以载重吨口径计算,真正中国首次在三大指标上超过韩国,中国造船成为世界第一,何成此后,为世中韩为争夺第一展开了长久的界第拉锯战。中国在这三大指标上的波动上升,两国缠斗下,中韩占据了全球近八成造船量,可谓双赢。然而,中国船厂利润率却一度“吊车尾”。
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,新冠疫情暴发前,韩国船企的新船平均造价优势明显,手持新船订单平均造价1.18亿美元,约为中、日两国订单均价的3倍。
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船舶产品结构不同,虽然中国的新接订单稳居第一,但韩国的高附加值船型比例更高。船舶工业是强周期性行业,疫情前,世界船市正处于一个新周期的上升阶段。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回升,但主要为单价较低的散货船。韩国虽然总量位居第二,但手持订单中大部分为油船、集装箱船,以及单价约2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船(LNG)。第一艘从北极圈破冰运出天然气的LNG船就由韩国大宇出品,当时韩国几乎垄断了全球LNG船的建造。
上一轮船市低迷期,国内船舶行业也经历了痛苦的“去产能”过程,不但要“去过剩产能”,更要“去低端产能”。工业行业协会最新报告表明,2022年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,中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。特别是在大型LNG船领域,2022年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国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30%。
在距离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的长兴岛上,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正在抓紧赶工。这里位于长江主航道,水深坡陡,有59公里常年不淤、不冻的深水岸线,基地在方圆10平方公里建了4座大型船坞和17座舾装码头。中船旗下的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先后搬迁到此,比邻而居,这两家船企都是国内建造LNG船的主力军。
不过,LNG船的核心技术“液货围护系统”仍掌握在欧洲两家企业手中,中韩两国建造的LNG船越多,交的专利费也越高。
已有国内船企另辟蹊径。2021年,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B型舱乙烷/乙烯特种气体船(VLEC)完工,B型舱货物围护系统完全为中国专利技术,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,突破了“卡脖子”局面。“要创造更多利润,关键要掌握核心技术。”江南造船(集团)前总工接受采访时说。
发于2023.2.27总第1081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杂志
杂志标题:中国造船业由大到强仍需时日
记者:李明子
高途:美国证监会相关调查已经结束2025-07-05 19:10
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.7%2025-07-05 19:08
邦达亚洲:多重利好因素加持 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9.002025-07-05 19:05
全球加密借贷巨头Celsius向用户欠债逾47亿美元,此前已申请破产2025-07-05 18:07
刚刚,中国银行出手:1000亿!农行也有大动作2025-07-05 17:57
中国民生信托所持南通鼎嘉置业374.02万元股权遭冻结2025-07-05 17:33
上海发布《关于促进“五型经济”发展的若干意见》2025-07-05 17:32
就俄乌冲突受访被英媒主持人插话,俄大使直接回应:不要打断我2025-07-05 17:31
消费者抛弃、快递网点紧缺,快递纸箱循环卡在哪儿?2025-07-05 16:46
国采第七批|解读:48%药价降幅更理性,保供再上双保险2025-07-05 16:30
中国动向将于12月30日派发中期特别股息每股0.0117元2025-07-05 19:04
上海市将对退休人员和城乡居保人员增加养老金2025-07-05 19:02
疫情好转叠加暑期医美热 医美产业链疫后修复弹性足2025-07-05 18:55
7月1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2025-07-05 18:33
债市“大考”众生相:有人夺门而出,有人逆势接盘 大跌中亦有胜出者2025-07-05 18:14
《2022年中国作息报告》:公众平均每周熬夜3.6天2025-07-05 16:59
销售费用是研发的108倍!你植发花多少“冤枉钱”?这家公司透露了这个秘密2025-07-05 16:51
吉林省委原常委、政法委书记范锐平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2025-07-05 16:46
百惠证券岑智勇:恒指仅守10天线 料17400有支持2025-07-05 16:44
到2030年前 我国将新增100余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2025-07-05 16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