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郑州租房可全家落户,河南取消调整多项“限制性楼市政策” 正文
时间:2025-07-05 20:53:05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娱乐
来源:华夏时报1月3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提到,要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,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,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,鼓励各地结合保障性租赁住房、人才住房房源征集加快存量商
来源:华夏时报
1月3日,郑州租房整多制性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提到,可全要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家落限制性政策,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,户河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,消调项限鼓励各地结合保障性租赁住房、楼市人才住房房源征集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。郑州租房整多制性政策
另外,可全郑州市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。家落2023年始,户河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(含租赁)的消调项限人员,不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限制,楼市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郑州租房整多制性政策配偶、子女和父母,可全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。家落
1月3日,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分析道:“一方面,通过户籍政策给‘郑漂’们更好的福利,另一方面,政府也将有一系列房地产宽松政策出台。宗旨就是刺激购房消费。”
同日,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“倡导租购并举制度以来,一直在强调‘租购同权’,我认为只有实现‘租购同权’,发展租赁才有实质性的意义。”
租房后即可申请落户
租房后全家就能申请落户,郑州市落户不再受社保缴费、居住年限限制。今年1月1日起,郑州市已实施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上述最新落户政策。
上述户籍新政基于2019年户籍制度上进行优化。2019年政策规定,郑州市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心城区持居住证落户需满1年,新政改为“不受居住证办理年限和地区属性的限制”和“不受居住年限限制”。
李宇嘉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租房可落户,是国家一贯的政策导向,自打发展“租购并举”的租房新制度以来,国家各种重要场合,都在强调租房和买房要获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,即所谓的“租购同权”。只有这样,发展租赁才有实质性的意义。因此,包括郑州在内,“租房落户”是落实“租购并举”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值得说明的是,郑州市2019年政策规定:中心城区有条件的设定落户标准,县(市)、上街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。2023年新政已调整为“全市统一的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”。此外,原政策规定,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务工且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落户需满6个月,此次调整为“不受社保缴费年限”的限制。
房地产市场上流传这样一句话,“长期看人口、中期看土地、短期看金融。”2022年6月13日,郑州市统计局发布《2021年郑州市人口发展报告》显示,全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1274.20万人,比2020年末增加12.50万人。而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中,郑州市还曾以27万的优势首次赶超武汉,成为“中部人口第一城”。
根据《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0-2035年)》,2035年郑州市人口将会达到1800万。以郑州市的人口目标计算,还有500多万人的增长空间。按此逻辑,接下来十多年,郑州每年要新增常住人口大约40万人。
李宇嘉分析,郑州租房可以落户,是新一轮人口竞争的体现,凸显了郑州非常急迫地想要增加户籍人口,夯实城市长期发展动力,特别是增加更多的新市民、年轻人,释放城市内需和消费,从而带动就业增长,因为这才是房地产持续发展的可行动力。
2021年下半年以来,郑州市二手房价、租金价格都在下跌,且跌幅在热点一二线城市排名靠前。李宇嘉认为,这主要是由于过去房源供应量太大,而常住人口踌躇不前,导致供需失衡,加之郑州产业结构较为单一,地产下行后拖累建筑、物流及装饰装修等行业上下游,这些行业是外来人口就业密集的领域,也导致了买房、租房的需求下行。
户籍制度改革新政是否能为其带来人口数量的巨大飞跃呢?
李宇嘉认为,“现在各地对年轻人、新市民都比较欢迎,都在降低落户门槛。关键是,城市的就业机会是否充足、就业渠道是否丰富?更重要的是,门槛降低了,户籍所承载的公共服务资源,特别是优质的教育、失业救助、公共医疗等,能否与人口增长同步跟上?否则的话,放开落户的效果并不会很大。”
郭毅则认为,郑州市产业相对发达,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。郑州富士康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就业人口的支撑,因此郑州周边的市县人口易流入到郑州。有户籍政策之后,这部分本身在郑州工作的人,就可能选择在郑州购房,同时把户籍迁移到郑州,他们的子女和父母也可能随之在郑州落户,享受郑州的教育、医疗。同时,郭毅也指出,此次户籍政策的改革,核心还是为了房产去库存的需要。
郭毅分析,近年来,郑州市的房地产开发规模比较大,尤其是北龙湖等地的开发造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,新区自身目前仍以房地产作为产业支柱,其他一系列的产业和配套,还未尽完善,所以郑州的去库存政策多管齐发。
“一方面通过户籍政策,给郑漂们更好的福利;另一方面政府后续也会有一系列房地产宽松政策出台,宗旨就是刺激购房消费。”郭毅表示。
楼市政策或进一步放宽
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,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,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,鼓励各地结合保障性租赁住房、人才住房房源征集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。2023年首个工作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新年首场新闻发布会,河南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孙守刚指出上述目标。
郭毅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从河南省目前的调控政策来看,针对“过度限制性措施”的认定,主要聚焦于二套住房,接下来河南省可能会在“认房又认贷”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,由“认房又认贷”转成“认房不认贷”,同时,二套购房的首付比例也会降低。
1月3日,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分析,河南省是希望通过政策形成合力,加速商品房去化,提升市场交易热度。尤其是将部分商品房转化为保租房和人才房,不少城市和地区2022年已有试点,这一举措既能加速保障类房源的建设目标达成,也有助于商品房去化以及房企的现金回流。值得说明的是,这一政策主要在省内二三线重点城市才会形成明显效果。
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新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到,“鼓励各地通过发放购房券、购房补贴、契税补贴等方式,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。”
张波认为,预计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向好,居民信心不断提升,这类政策的效果会好于2022年,但政策效果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度依然会存在,部分三四城市城市的需求侧热度提升,并不会因政策落地就立刻显现,甚至市场面复苏还需要更多时间。
李宇嘉对记者表示,“关于购房券、购房补贴、契税补贴等,究竟是什么补贴方式,针对的对象是谁?我认为后续需要进一步明确。只有给到‘十足的优惠’后,才真正对需求有促进作用。”
李宇嘉分析,2022年的河南省,无论是房企自身的问题还是疫情不间断的管控,河南全省的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,况且2020年又经历过洪灾。此前,河南省包括郑州市在纾困地产时提出的部分措施,譬如本地的纾困基金,还有购买房源作为公共住房,这些政策落实得如何?后续还未看到具体详尽的落实情况。
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,河南省提出的“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”值得其他地方学习。他认为,“各地政府要从刺激住房消费、优化营商环境等角度入手,在春节前要加快优化既有的房地产政策落实,以更好促进行业步入新的健康发展轨道之中。”
连续两日新增破千!北京开始启用轻症方舱2025-07-05 20:32
福建海峡水泥股份公司被通报 烟温探测仪上加装电阻器件致污染物排放数据失真2025-07-05 20:06
招生简章发布5天后叫停,双一流办职业本科为何受阻?2025-07-05 20:03
拉加德:如有必要 将部署现有工具或新工具2025-07-05 19:40
易会满: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5-07-05 19:36
美国航空业飞行员严重短缺 有航空公司已削减约2万个航班2025-07-05 19:36
Mysteel:美国房屋市场繁荣面临考验,木材价格出现大跌2025-07-05 19:01
五月外贸增速回升,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促进外贸保稳提质2025-07-05 18:59
世界杯,老王又回来了2025-07-05 18:43
低溢价、高流拍、冷暖分化 20城首轮土拍收金4803亿2025-07-05 18:32
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,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2025-07-05 20:26
宁德时代澄清公告:期货投资损失、股东减持套现等传闻不属实2025-07-05 20:24
移动支付江湖硝烟四起 华为支付“往前一步”2025-07-05 20:04
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2025-07-05 20:01
苏农银行:2593.35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29日起上市流通2025-07-05 19:57
白俄罗斯国防部称正在调查乌克兰方面侵犯该国领空的情况2025-07-05 19:45
世行忧全球经济陷“滞胀”泥潭2025-07-05 19:25
杭州一纳税人少缴个人所得税2.44万元被罚2025-07-05 19:02
刚刚!刘强东全员信:京东高管降薪10%-20%!威马有人工资砍半仍年入百万?2025-07-05 18:12
杭州严厉整治商品住房销售中以“养老”名义虚假宣传等涉诈隐患2025-07-05 18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