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万元“肉签”重现,5月打新赚钱效应回归,券商左手捞金右手失血,步步惊心下如何躲开破发股? 正文
时间:2025-07-05 18:48:47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来源: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陈锋 见习记者 邱利 北京报道新股“破发潮”阴霾一度消散,5月打新赚钱效应再度强势回归。多只新股单签盈利超过万元,最猛上市首日飙
来源:华夏时报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陈锋 见习记者 邱利 北京报道
新股“破发潮”阴霾一度消散,肉签5月打新赚钱效应再度强势回归。重现多只新股单签盈利超过万元,月打最猛上市首日飙涨141.96%,新赚血步心下更有9连板中一签大赚2.05万元。钱效
数据显示,归券今年5月A股市场一共18只新股上市,商左手捞手失包括主板5只、金右创业板5只、步惊科创板4只、何躲北交所4只。开破其中,发股首日破发的肉签仅有2只,占比11%。重现值得注意的月打是,北交所“转板第一股”是通过转板而非IPO上市,并未发行新股募资,也不涉及打新,5月25日登陆科创板大跌23.63%。
此外,剔除转板的观典防务,5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49.64%,是今年截至5月31日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月份;而相比之下,4月一共36只新股上市,其中17只破发,占比高达47%,首日平均涨幅仅为8.3%。
“闭眼打新”不合时宜
5月表现最佳的“大肉签”,是主板新股。5月12日上市首日收盘大涨43.96%,并连续9个一字板,按最高价计算,中一签大赚2.05万元;其次,是5月20日上市首日涨43.99%,斩获6连板,中一签可赚2.04万元;北交所和创业板涨幅最猛,上市首日分别飙涨141.96%、114.86%;而5只主板新股、江苏华辰、、联翔股份、,上市首日都是44%顶格涨停。
而就在今年前4个月,A股刚刚经历了一轮“破发潮”。据Choice数据统计,前4个月共122只新股,其中88只上市以来出现过破发,破发率高达72%。破发、弃购、中签如中刀,成A股市场一大焦点。
随着新股“不败神话”破灭,打新大军大撤退。创业板打新人数在高峰期超1500万,目前参与人数少了近500万;科创板在高峰期打新人数超600万,目前人数约300万,创开市3年新低。而4月份之前,科创板平均有效申购在440万左右,短短一个多月,“吓跑”了100多万人。
不仅是散户,机构也在出逃。科创板网下参与询价的机构数量目前只有250多家,此前高峰超过500家,数量已经快腰斩了。
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近期新股网下报价渐趋理性,发行市盈率相较行业市盈率的溢价率有所回落,加之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幅度收窄等因素,此前出现的接二连三破发潮未再上演。
武忠言认为,尽管如此,投资者仍需理性参与新股申购,因为在即将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,新股稀缺性降低、供给量增多,行业属性前景、公司基本面等千差万别,“闭眼打新”已不合时宜,精挑细选择优申购尤为重要,重点关注公司尤其是高市盈率、高发行价、超募资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,可以从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、公司在行业中所占的地位、拥有的核心技术、经营模式等多角度分析。
破发潮的背后发生了什么?
除了A股市场环境低迷,公司连年亏损,流血上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分析人士认为,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:一是超募规模过大,有些公司IPO募资过多,把多余资金拿去买理财,更有甚者拿去北京买房。
4月26日公告称,将用不超48亿元的超募资金购买理财产品。消息一出,股民们一片哗然。无独有偶,去年12月承销的“史上最贵新股”,每股557.8元,本来只计划募资5.8亿元,最终超募了10倍,结果竟然从55.78亿元募资中拿出45亿元去理财了。如果按3%的年化利率粗略计算,一年理财收益近1.35亿元,超禾迈股份2020年净利润。
超募后更有公司准备北京买房。4月12日,公告称,准备用不超1.3亿元的资金购买北京房产,其中7300万元是IPO超募资金。
二是发行价定奇高,高价发行新股成“绞肉机”,A股又见证历史,近10年来最惨新股诞生。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开盘破发,全天没任何反弹,盘中一度大跌35%,收盘跌幅高达33.75%。由于发行价过高,中一签直接亏损2.77万元。截至5月31日,报收65元,比发行价已经跌去60%。
此外,翱捷科技超募42亿元,保荐承销费大赚3亿元。公司4年累计亏损近45亿元,上市首日暴跌35%,到底是如何定价到164.54元,如此“离谱”的高价发行呢?获高额保荐费的券商是“元凶”吗?
券商左手捞金右手失血
保荐券商并非旱涝保收,散户抱团弃购、券商接盘被套。
今年一季度,券商业绩堪称惨淡。A股41家上市券商合计产生营收962.68亿元,同比下滑30%;归母净利润229.21亿元,同比大降45%,整体业绩降幅明显。
虽然券商投行在定价中不是决定性因素,但是保荐业务会随着水涨船高,赚得盆满钵满;而另外一边,新股破发、弃购潮愈演愈烈,跟投承销券商备受煎熬,包销被弃购的新股,承受破发带来的亏损。
以“超募王”纳芯微为例,其IPO震惊了市场,上演30年罕见弃购大场面。4月17日,纳芯微披露发行结果,年内最贵新股遭散户抱团弃购7.78亿元,这意味着近四成网上中签的散户不顾惩罚选择弃购,刷新A股30年纪录。
根据科创板包销制度,不得不自掏7.8亿元包销被弃购的股票,再加上子公司光大富尊1.16亿元的战略配售,这一单“砸”了近9亿元。不过,纳芯微不仅没破发,反而上涨超8%。此外,纳芯微超募50亿元,光大证券获得保荐和承销费高达2.03亿元,其中保荐费300万元,而承销费高达2亿元。
年报显示,2021年光大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167.07亿元,同比上升5.3%;归属净利润34.84亿元,同比大涨49.28%。具体业务来看,光大证券主承销收入6.4亿元,行业排第15名,其中IPO首发收入5.95亿元。
光大证券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新股频繁破发,对光大证券收入和业绩的影响,目前来说还好,比较平稳,没有太明显的影响,市场情况我们也关注到,但我们的投行业务是正常顺利的在推进,最新的业绩要等半年报披露了。
A股打新躺赢时代早已过去,“闭眼打新”观念不可取,有赚有亏才是常态。5月新股市场迎来赚钱效应,一方面,整个A股市场回暖,促使股民打新的热情高涨;另一方面,5月新股发行量骤减,发行价逐渐回归合理,整体上市盈率偏低。
编辑:严晖 主编:夏申茶
如何促进科技、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?听听专家们怎么说2025-07-05 18:45
浪潮回应员工晕倒:经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已恢复正常2025-07-05 18:31
最高检印发《通知》:积极稳妥开展反垄断领域公益诉讼2025-07-05 17:58
处级干部120万,科级干部70万,可使用手机银行随时用款!这个县干部职工获银行整体授信,回应:为促进消费2025-07-05 17:39
易会满提探索建立“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”,中字头股掀涨停潮2025-07-05 17:23
保市场主体!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!2025-07-05 16:55
彻底炸了!3天票房10个亿,沈马组合又火了!沈腾史上最孤独角色?这家公司要笑了2025-07-05 16:35
百万英镑丑闻:英国查尔斯王子被曝曾接受本·拉丹家族捐赠2025-07-05 16:28
三六零净亏20亿、360数科净赚30亿,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?2025-07-05 16:19
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下跌,“通胀见顶论”不再是狼来了?2025-07-05 16:08
陈冬成为首位在轨时长超200天的中国航天员2025-07-05 18:27
网红吃播的濒危大白鲨,来源查清了2025-07-05 18:10
美股大涨“不听招呼”?有大行断言:美联储要“泼冷水”了2025-07-05 17:57
北京小客车指标下半年申报期今日开启2025-07-05 17:13
环球市场:俄称阻止乌军登陆 乌称击退俄军进攻2025-07-05 17:01
韩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代理党首引咎辞职 上任仅20天2025-07-05 16:59
哪吒新车打脸周鸿祎,34万最贵定价冲高端,脱离“为人民造车”2025-07-05 16:41
保市场主体!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!2025-07-05 16:31
易会满: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5-07-05 16:29
论“双碳”下产业优势再造 专家:降碳创新长远回报相当可观2025-07-05 16:29